数术中应用的标准数据应该是基于一个统一的参数产生的,像太阳历它的所有数据都是基于标准天文参数产生,如果一个数据中掺杂多种不同标准的参数,其结果就是结果的混乱与错误。比如《家传邵康节先生心易卦数》书中“年、月、日、时”的数据,就不是一个基于统一系统的标准参数,它既不是一个标准数据,也不是一个统一数据。它里面既包含着太阳历的数据,也包含了太阴历的数据。而且它里面的数据还不完整。、原始的太阳历里面的数据,是有天干数值的。时间四柱是八个字,这一套系统在中国的传统里面还有着另外的一套名称。这套名称起源应该比我们现在看到的数据要更早,而且这套数据里面包含着大量天文数据的名称。这一套名称,到现在为止已经很少能够在文献中,包括现在的干支历中也已经很少能够看到了。、《古今律历考》所载:“十干曰閼逢為甲,旃蒙為乙,柔兆為丙,彊圉為丁,著雍為戊,屠維為己,上章為庚,重光為辛,玄黓為壬,昭陽為癸。”这讲到的是太岁天干。、“太岁在寅曰摄提格,在卯曰单阏,在辰曰执徐,在巳曰大荒落,在午曰敦牂,在未曰协洽,在申曰涒滩,在酉曰作噩,在戌曰阉茂,在亥曰大渊献,在子曰困敦,在丑曰赤奋若。”这是太岁的地支。、“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这是月阳。、“正月为陬,二月为如,三月为寎,四月为余,五月为皋,六月为且,七月为相,八月为壮,九月为玄,十月为阳,十一月为辜,十二月为涂””这是月名。、这就是中国上古时候经常用到的纪年与纪月的方法。、之前网络上有一个段子,清华大学历史系的一个日本留学生,是个中国通,有一天和同学吹牛,说自己对中国文化了然于胸,已经没有什么能够难倒他的东西了。然后有同学就给他提了一个问题,《资治通鉴·周纪》里面的第一句话: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结果这位日本同学被问住了,哑口无言。这里面的“著雍”就是天干戊,“摄提格”是寅,所以“起著雍摄提格”是起于戊寅。“玄黓”是壬,“困敦”是子。所以是起于戊寅,终于壬子,正好是35年。、屈原《离骚》中的第一句话: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这是屈原写他自己出生的时间。摄提是寅,岁星在寅叫摄提格。孟陬是正月。说的是屈原生于寅年寅月的庚寅日。曾经有过一篇考据的文章,专门考据出屈原的出生时间是公元前343年。现在的百度百科都说屈原是生于公元前340年,但是公元前340年就不是寅年,是辛巳年,所以百度百科是错误的。这个错误据说是来自于郭沫若。《离骚》第一句清楚的说明,屈原是生于寅年寅月的庚寅日,所以中国文人这种自以为是的情况是经常发生的。、上古纪时名称的形成,里面包含了几种情况:一个是上古音的发音。中国古代有一段时间是口耳相传的,我们看到大量古代文字和现在所用的文字是不一样的,这在古文中叫“通假”,实际上就是同音的错别字。通假字的形成是因为古人记录的是音,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记录,记录有两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本身不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字,就找一个同音字先记下来。第二个就认为记的这个字就是老师说的字,但是实际上有可能不是。所以现在可以看到竹简里面有大量的这种通假字,也就是同音错别字。比如说“太岁在酉曰作噩”,有的时候会写成鳄鱼的“鳄”,这个就是通假的情况。、第二种情况是天干地支的名称里面包含着一部分天文参数和术语。中国古代的“巫卜之术”是天人之学,属于国家保密型的学问,在“巫卜”的传承之中,也保留了一部分自己的内部语言,我们现在叫行话,在江湖上就叫“春点”,它里面实际上是有一部分天文数据的。比如说“摄提格”,“摄提”有6颗星,这是一个“星官”。位置是在“亢宿”的两侧与“大角星”相连。现在的西方天文学里面叫“牧夫座”,西方叫星座,我们中国的传统叫“星官”。古人讲“摄提格”是帝座的藩篱,是帝座的楯(shun,三声),楯是帝座外面的廊柱。中国传统的星象系统里面,有紫薇垣,太微垣、天市垣,有帝座。按照古代宫殿建造而言的话,帝座外面有廊柱,廊柱的两侧就是百官站立办公的地方,两侧的廊柱就叫楯,“摄提星”就是帝座的楯。、北斗的斗柄所指是指向“大角星”,“大角星”穿行的通道两侧就正好是这摄提6星。摄提6星本身还有着10颗辅星。“摄提星”它有指向岁星起点的功用。过去说斗柄指东,天下皆春。斗柄指南,天下皆夏。斗柄指西,天下皆秋。斗柄之北,天下皆冬。当斗柄指向东北方寅方的时候,春天正月就来了。这个时候斗柄的连线与大角星的连线正好是从摄提6星中间穿过去,当斗柄驶向东北的时候,东北的地平线上正好是摄提6颗星开始显现于地平,这个过程叫格,格是衡量的意思。斗柄所指是有固定时间的,斗柄是一天转一圈,斗柄所指和地球的自转和公转都有关。、当斗柄指向寅的时候,“摄提星”就作为一个标记性的星官,开始出现在地平上。到了二月二前后,“大角星”明显的出现在天际,开始出现在斗柄所指的方向,这个过程就叫“龙抬头”。所以正月为什么叫“摄提格”?是因为有摄提星正好出于地表与斗柄相表里,这个过程就是“格”。、我们现在用的万年历是阴阳合历,比如今天是阴历四月十五,如果按太阳历计算的话,今天是辛丑年癸巳月甲戌日。太阳历和太阴历有标志性的不同,是太阳历纪月以节气为标准,过了立春开始算正月,过了立春算是过年,古代称之为“岁”。太阴历以正月初一过年,称之为春节。所以太阳历和太阴历纪岁和纪月的标准都不同。
关键词:
奇门遁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