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数字经济政策解读)

#读者福利,欢迎留言互动,9月29日前,平台随机从留言中选取2位读者获赠本期推荐新书!、《数字经济治理与监管》、姚前 陈华 著、中国金融出版社 出版、内容简介、基于数字经济 “三分法”定义,从数字部门、狭义和广义数字经济三个层次探讨治理体系和监管框架、本书深入研究了数字经济的治理体系和监管框架,解决了定义和度量问题。在基于“三分法”概念框架的比较分析中,中美两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情况得以全面探讨。同时,本书提出了三个层次的治理和监管建议,涉及数字部门的自主可控与创新发展、大科技公司和平台经济的发展与风险防范、传统部门的数字化转型等难点问题。为了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问题,本书给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建议,包括数字化转型的路径方法、新型经济型态的监管思路以及元宇宙、Web3.0等各类前沿技术的发展策略。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是数字经济领域的一本重要参考书。

作者简介姚前、工学博士,教授级高工,博士生导师,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信息中心主任。曾任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发表学术文章二百余篇,著作十余部,多次获得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等奖项,多项专利发明人,多项国家标准制定者。、陈华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现供职于中国证监会。曾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在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数字货币研究所从事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出版著作多部。曾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国家课题。多次获得金融科技发展奖一等奖等奖项。、目录第1章 数字经济的定义与度量、1.1 国际概念、1.2 国家统计局的定义、1.3 进一步分析、第2章 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与国际比较、2.1 数字部门、2.2 狭义的数字经济、2.3 广义的数字经济、2.4 数字经济与资本市场、第3章 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数据、算法与算力、3.1 数据、3.2 算法、3.3 算力、第4章 数字部门:塑造领先的安全可控技术体系、4.1 美国对华技术脱钩、4.2 我国自主研发现状、第5章 区块链技术:数字社会的信任机器、5.1 可信数字凭证:从“立字为据”到“立数字为据”、5. 2 区块链技术将与5G等新兴信息技术紧密融合、5.3 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思路、第6章 Web3.0:渐行渐近的新一代互联网、6.1 用户与建设者拥有并信任的互联网基础设施、6.2 安全可信的价值互联网、6.3 用户与建设者共建共享的新型经济系统、6.4 立体的智能全息互联网、6.5 Web3.0案例、6.6 Web3.0创新发展思路、第7章 元宇宙:通往未来的立体全息互联网空间、7.1 元宇宙缘起、7.2 元宇宙体系架构、7.3 我国发展策略、第8章 数字经济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8.1 反垄断、8.2 数字经济反垄断面临新挑战、8.3 健全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制度体系、8.4 下一步考量、第9章 数字权属与数据托管、9.1 数字经济发展基石:从数据到数据资产、9.2 数据确权的现实困难、9.3 数据权益分配的困局、9.4 建立数据托管新型基础设施、第10章 算法监管与AI道德伦理建设、10.1 算法风险、10.2 构建算法监管制度体系、10.3 AI道德伦理风险与挑战、10.4 加强AI伦理建设、第11章 数字税与数据跨境流动、11.1 跨国互联网企业带来的税收挑战、11.2 建立规范、公平、科学、合理的数字税制度、11.3 数据跨境流动的意义与风险、11.4 加强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建设、第12章 平台企业跨界金融活动监管、12.1 平台企业跨界金融活动、12.2 典型案例:互联网征信、12.3 跨界金融活动监管进展与难点、12.4 构建互联互通、穿透式监管基础设施、12.5 数据托管与跨界金融活动监管、第13章 传统部门:数字化转型、13.1 数字化转型的实质、13.2 数字化转型的难点、13.3 数字化转型的方法与重点、13.4 DAMA数据管理理论、13.5 金融业数字化转型案例、第14章 我国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14.1 我国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现状、14.2 我国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效果、14.3 下一步发展方向、14.4 监管举措、参考文献、精彩文摘序言、1978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为1.8%,人均GDP只有两百多美元,位列全球末尾。如今,我国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30%,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迈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中国模式、中国道路、中国经验的成功让世界瞩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纳德·科斯在其著作《变革中国》中将我国改革开放赞誉为“‘二战’以后人类历史上最为成功的经济改革运动”。展望2035年,我国将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我们仍然处在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政治格局复杂多变,全球化遭遇逆流,世界经济滞胀风险增大,新冠病毒感染影响广泛深远。我国经济不仅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同时还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特定阶段。、特别是,我国经济内生动力和结构正发生深刻变化。一是人口红利消减。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我国有65岁及以上人口2亿人,占全国人口的14.2%,这表明我国已经步入深度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人口结构矛盾将成为制约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二是资本红利消减。根据李迅雷(2022)的研究,2012年我国资本投入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最高值7个百分点,随后逐年下降,2021年降至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传统的依靠投资拉动的粗放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因此,更多依靠科技创新成了当前激发我国经济增长新动力、塑造我国经济发展新优势的必要之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长高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实际。、进一步来说,更多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就是要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迈向全面扩展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展望2035年,我国数字经济将迈向繁荣成熟期,力争形成统一公平、竞争有序、成熟完备的数字经济现代市场体系,数字经济发展基础、产业体系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科技创新的典型特点是其内在颠覆性。发展数字经济势必也是新要素取代旧要素、新模式取代旧模式、新结构取代旧结构的过程。用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的话来说,这是一种破坏式创新。因此,数字经济具有高创新性、强渗透性和广覆盖性,既是科技革命,也是产业变革,不仅可以重组传统要素资源,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将对传统生产方式产生重大变革,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其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将前所未有。、也正因为这种破坏式创新,在发展数字经济过程中容易出现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不规范的问题。例如,垄断、不正当竞争、侵犯数据主体权利、数据泄露、算法风险、跨界经营活动、资本无序扩张等。这些问题不仅影响数字经济健康发展,而且涉嫌违反法律法规、对国家经济金融安全构成威胁。因此,伴随数字经济的全面发展,如何设置好“红绿灯”,构建既与数字经济先进生产力相适应、又能规范和引导数字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国家治理体系,成为新时代重大课题。、有鉴于此,本书不揣浅陋,对数字经济治理体系与监管框架进行了系统研究。、数字经济既是新概念,也是旧概念,与之相似的概念还有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平台经济、信息经济等。迄今为止,数字经济的概念、范畴及度量标准处于不断变化中,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本书在第1章比较分析了各类学术文献、相关研究报告以及国际组织和我国国家统计局对数字经济的定义,基于“三分法”概念框架,将数字经济区分为核心的数字部门、狭义的数字经济和广义的数字经济三个层次,并在第2章,按照这三个层次以统一的概念框架,分别测算和比较分析了中美两国数字经济发展现状,以更加清晰全面地展现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优势与不足。、如果说农业时代的核心是土地与劳动力,工业时代的核心是资本与技术,数字时代的核心则是技术与数据。任何数字经济活动实质上均是“网络+数据+算法+算力”的体现。本书第3章详细探讨了数字经济的关键要素:数据、算法与算力。一是回顾了生产函数理论的发展,提出随着数字经济时代的到来,有必要将数据这一关键的新生产要素纳入生产函数,并建立数据确权、交易和定价理论体系;二是探讨了算法在数字经济活动的核心作用,提出算法经济、算法货币的概念;三是从量子计算、超算中心、数据中心等方面讨论了算力的前沿竞争。、数字经济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下的数字经济制度体系,包含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安排,既有国家顶层设计、战略规划,也有产业政策、宏观调控,还有行政监管、法律规制等各类经济治理手段。基于数字经济的“三分法”概念框架,本书从数字部门、狭义数字经济和广义数字经济三个层次探讨我国数字经济治理体系和监管框架构建。、本书第4~7章针对数字经济的核心层:数字部门,这一层重点是自主可控与创新发展。第4章总结和评述了美国对华技术实体清单以及我国自主研发现状。第5章探讨了区块链技术作为数字社会的信任机器在数字经济的应用前景和战略意义,提出我国区块链发展具体思路。第6章立足Web2.0向Web3.0演进的历史时点,对Web3.0进行前瞻研究和技术预判,指出Web3.0是高阶的可信互联网、价值互联网、智能互联网、全息互联网,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Web3.0创新发展思路。第7章回顾元宇宙缘起,提出元宇宙架构体系,聚焦基础设施层、治理层、经济层三个层面,提出我国元宇宙发展策略和具体建议。、本书第8~12章针对数字经济的第二层:狭义数字经济范畴,包括大科技公司、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这一层重点是既促发展又防风险。第8章聚焦数字经济反垄断与不正当竞争问题,结合国内外实践,提出健全我国数字经济反垄断监管制度体系的相关政策建议。第9章剖析了数据确权的现实困境,建议从信托的视角重新审视数据主体和数据控制者之间的关系,引入数据托管机制来解决数据主体与数据控制者的委托代理问题。本章提出建设权属清晰、职责明确、安全可控、高效利用的数据托管新型基础设施方案。第10章详细探讨了算法监管和AI道德伦理建设,提出算法监管具体框架设计和AI道德伦理建设政策建议。第11章分析了跨境经营活动带来的数字税挑战和数据跨境流动风险,提出有关建立规范、公平、科学、合理的数字税制度和加强数据跨境流动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第12章针对平台企业跨界金融活动风险,提出构建金融科技跨界生态穿透式监管体系的具体思路和方案设计。、本书第13~14章针对数字经济的第三层:广义数字经济范畴。这一层重点是传统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即产业数字化。第13章探讨了数字化转型的实质、难点、重点与相关理论,并聚焦金融业,分析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方向,包括移动金融、智能金融、开放共享金融、分布式金融等。第14章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数字化转型现状和效果,提出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具体举措建议。、本书汇集了笔者数年来关于数字经济治理与监管的研究成果,希望能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益参考。需要说明的是,本书提出的思路、方案和建议更多的是理论逻辑层面的探讨,是否适用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审视、检验和改进。一些建议仅是一家之言,许多看法也只是学术思考,仅代表个人学术观点,不代表所在机构意见。、在本书写作过程中,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赵建,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蒋国庆、李克坚、侯智杰、郭郛、彭枫等诸位同仁,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时昕、闫丞锋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和支持,在此表示诚挚的谢意。因学识所限,书中不足和谬误难免,希请方家指正。、姚前、2022年10月12日、把握时代机遇,加入科技与金融之旅、金融讲习所是由《清华金融评论》专门为读者打造的正统金融讲习所,量化投资讲习所二期全新上线,3大模块,3种模式,8天互动,旨在为学员们更加多维化地展示量化投资商业运营模式及市场投资实践,促进行业内更多交流,助力学员把握行业未来发展。、金融微课堂 Weclass in Finance、赠书名单公布、感谢读者朋友的热情参与请于9月29日前在本文留言区回复收件人+地址+联系方式,过期视为自动放弃,留言不会公开请放心,赠书将陆续寄出,请耐心等待哟!、小让健康使者徐先生、扫描二维码看更多好书、微书店、了解更多书籍,可、《清华金融评论》yizhuanyun.cnthf-review

中信出版集团yizhuanyun.cnciticpub、清华大学出版社yizhuanyun.cnqhdxcbs、中国金融出版社yizhuanyun.cnchinafph、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yizhuanyun.cndufep1985

机械工业出版社华章财经yizhuanyun.cnhzbook_tzlc、人民日报出版社yizhuanyun.cnrmrbcbs、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阅想时代:mindtimespress、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yizhuanyun.cncfeph_me

关键词: 奇门遁甲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