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占,是以式——一种模仿宇宙结构的工具——进行占卜。式占用的工具多种多样、方法不拘一格、名目五花八门,比如太乙式、遁甲式、六壬式。、这一类占卜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与天文历算关系很密切! 1.式占,从本质上来讲,就是已经被形式化的、精致化的——星占。、中国的星占大体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最初,是直接观测星象。、这一阶段,主要通过直接观测星象来捉摸星象所作的暗示,尝试将天意跟人事对应起来。长期摆弄天人感应,古人逐渐形成了某种天地宇宙的格局。 ©唐·李淳风《观象玩占》第二阶段的星占借助辅助工具观测星象。这用于星占的辅助设备,并不是用于观测天体坐标方位的仪器,而只是用来模拟天地宇宙格局的「式盘」。、式盘,可以进行「天旋地转」类的操作,也可以大致地模拟星象。、第三阶段,脱离了星象的实际观测,同时脱离了式盘的实际操作,而是根据事件中的时间(天时)、空间(地利)以及相关情况(人和)作出占测。、这一阶段,有非常明确的「式」的操作,或者说是「式」的思维。、第三阶段是星占发展的最高形态了。显然,市面上的式占处在这! 2.式占之起源可能很早,比如《史记》就直接且明确地提到「式」(《史记》中说卜者「分策定卦,旋式正棋,然后言天地之利害、事之成败。」)。、由此,可以假定远在西汉以前已经开始借助辅助设备进行星占了。、在发展的初期,式占可能与其他各种选择之术有关联,比如择吉。、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梦占——既要考虑梦境,还要考察星象(《周礼》:「掌其岁时,观天地之会,辩阴阳之气,以日月星辰占六梦之吉凶。」)。 ©宋·朱申《周礼句解》从史料来看呢,式占有两个著名的例子,它们都与梦占直接相关。、一个是《左传》记录的例子(《左传》:「十二月,辛亥朔,日有食之。是夜也,赵简子梦童子裸而转以歌。旦占诸史墨。」),说的是梦见裸童。、一个是《史记》记载的例子(《史记》:「寡人梦见一丈夫延颈而长头,衣玄绣之衣而乘辎车。」),说的是一个被囚捉的神龟向宋元王托梦求救。、后人分析,当时解梦符合式占特点,甚至还用到了式盘这类工具。 3.一直在说式盘,那么式盘长什么模样呢?大体上,木制的,上有圆形的天盘,下有方形的地盘;另外,天盘可以通过旋转模拟天球运转(《史记索隐》:「栻之形,上圆象天,下方法地,用之则转天纲加地之辰,故云旋式。」)。、史料上的描述还是比较靠谱的,跟考古发掘出来的式盘能对上号!、从实物来看呢,式盘所使用的符号和图式系统具有很大的抽象性,使占卜者可以利用方、色变换以及数、物匹配将天地万物森罗其中,就好似一部内存容量无限大、可以自由输入输出的信息处理机,有求必应地回答各种卜问之事。、式占在许多方面有古老的渊源。不过,要论盛行,在战国和秦汉。、比如,出土的式盘大多是战国和秦汉时期的,尤其以两汉的居多。、很多人说那时候的人特别迷信。与之不同,有学者(李零)指出,与其说那是由于他们对星象灾异、时日禁忌有特殊的心理偏好,不如说那是源于天文学空前发达这个时代背景(已经对星空做出了三垣二十八宿这样细致的划分)。 ©《讲武全书》也就是说,人们以前对迷信也很热忱,只是「能力」还比较有限。、到了战国,尤其秦汉,人们相信已经找到了可以沟通天人的技术! 4.式占最主要的是太乙式、遁甲式和六壬式,即所谓「太乙三式」。、这三式中,有学者(卢央)考证发现,宋代明文规定禁止私人习学太乙式、遁甲式,有时甚至连包括六壬式在内的相关书籍都给列为禁书禁止传抄。、为什么呢?因为太乙式和遁甲式在那个时代主要用于国家大事的占测(《数术九章》:「太乙壬甲谓之三式,皆曰内算,言其秘也。」),比如王位更替、军事行动!试想,庙堂上的这类机密事情要是让江湖上的人算出来了,多糟? ©唐·李筌《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严格限制习学,有什么后果呢?精通甚或知晓这三式的人就少了!、尴尬的是,那时谁谁谁想从事天文历算方面的工作得先通过考试,三式正是考试科目(《宋会要》说淳熙元年「即无试天文、三式二科之人。」)。、你想,就连学习材料都搞不到手了,参加考试的人能不越来越少? 5.最后,可能有人要问,如今科学昌明,为什么还要去式占呢?其实,道理很简单的,因为这能帮助我们了解古人究竟是如何思考宇宙和社会的!、式占,从这个角度看,不单是一种古老的俗文化,还是一门语言! 吴益军子
2 次咨询
4.5
20210 次赞同
去咨询
关键词:
紫微斗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