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被尊为【群经之首】、【六艺之原】。几千年来,大到治国安邦,小到家务琐事,人们都习惯于到《周易》中去寻找答案。在汉语中,有200余条成语源出《周易》经传。这些成语蕴涵着极其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堪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某个方面内容的经典概括,对后 世影响持久而深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当继续发挥这种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进取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的【自强不息】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作为一种精神,它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精神力量,也是中华民族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精神动力。可以说,在中国历史上,自强不息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拼搏进取、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力量源泉。 《周易》成语中,从不同方面强调这种进取精神的还有【朝乾夕惕】、【持之以恒】、【革故鼎新】等。勤劳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中最突出的一个表现。中华民族素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毛泽东选集·第二卷》586页)。盘古开天辟地、神农遍尝百草、虞舜勤劳躬耕等古代的神话、传说,就突出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品格。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勤劳,就不会创造出灿烂辉煌的华夏文明。由《周易·乾》【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一语而浓缩成的【朝乾夕惕】这条成语,就是强调勤勉谨慎的。 【持之以恒】这条成语出自《周易·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这也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一个重要表现。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对各种坎坷磨难,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对民族进步和发展的追求。可以说,正是这种【持之以恒】的品格,才使中华民族始终保持了顽强的生命力。 《周易·杂》中有【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的记载,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革故鼎新】这个成语。这是对中华民族除旧布新发展观念的准确概括,它是中华民族进取精神的又一重要内容,是我们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二)【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 宽容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之一。语出《周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这条成语,就是对这种精神的经典概括。它要求一个人像大地那样厚实宽广,像大地承载万物、生长万物那样,在为人处世方面心胸开阔,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周易》成语中,提倡这种宽容精神的还有【殊途同归】。《周易·系辞下》有【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的记载,后形成了【殊途同归】这个成语。现在我们使用这条成语,一般是指【走不同的道路而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比喻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得到相同的结果】,但其语源却是提倡不同派别、不同类型的思想相互渗透、彼此交融,从而在共同的目标下实现有机的融合,实际表现的是宽容精神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强烈的兼容意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