珞巴族的节日和风俗习惯

<> <标题>珞巴族节日和风俗习惯 <正文>

珞巴族简介

珞巴族主要分布在西藏东起察隅、西至门隅之间的珞瑜地区,以米林、墨脱、察隅、隆子、朗县等地最为集中。
珞巴,是藏族对他们的称呼,意为南方人,居住不同地区的珞巴族,各有不同的自称和他称,解放前仍存在家庭奴隶制,1965年8月正式确认为单一民族。
珞巴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基本上使用藏文,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多年来,珞巴族依靠祖辈相传的口头传说,延续着自己的文化。《加金》曲是珞巴族专门用以叙述民族历史的最古老曲调,在当地广为流传。

珞巴族节日

昂德林节(丰收节)
节日当天,男人上山打猎,女人收取少许谷物,做熟后请村中老人尝鲜,剩下的喂狗,节日期间,全村男女共同欢宴,晚上喝酒对歌直至天亮,歌词主要是关于农业的起源和男女的贡献,珞巴族认为是男子开辟地,才使妇女们有了可以耕种的田地,女子则发现了种子,学会了种田收获了粮食,酿出美酒,保证了民族的繁衍,这一节日带有一定的宗教色彩,既庆丰收祈祥福,又祭祖先祀鬼神,珞巴族很重视收割期,昂德林节日里,自然要尽情玩乐。
旭独龙节(旭独龙节)
旭独龙节又称“洞更谷乳木”,是西藏自冶区珞巴族年节,因地区不同,节日时间不一,但均有庆贺一年平安和预祝来年丰收的意思。
节前,人们忙着舂米、酿酒、杀猪、宰羊,希蒙地方的珞巴人,还把宰杀的猪、牛连皮破成一块一块,分送亲朋,把牛头盖骨悬挂在自家门上,做为辛勤劳动和富足的象征,节日期间,男女老少身着盛装,欢聚一堂,举行宗教仪式,祈祷吉祥丰收,人们用一根木棍,上面粘贴有多种颜色的羽毛,由尼扭布(巫师)在村中挥动念经,众人则围拢来跳舞,并发出“哦、哦、哦”的声音。
崩如节
自称“崩如”的珞巴族民间节日,农历四、五月间举行,日期由巫师决定,节期五天。
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节日如尼乌节等。

珞巴族风俗习惯

珞巴族的日常生活习俗
热情好客,在客人吃饭前主人要先喝一杯酒,先吃一口饭,以表示食物无毒和对客人的真诚,如果客人是从远方而来,珞巴族还要拿出自己最喜欢吃的干肉、烤肉、奶渣、玉米酒、荞麦饼和辣椒等款待。
狩猎活动大都是集体进行,猎获的野物一律平分。
珞巴族的婚俗
在珞巴族婚俗中,在氏族外婚和部落、等级内婚的前提下,珞巴族通行姑舅表婚,然而也有实行姨表婚的;有的部落还认为姨表婚是最好的,只要不在同一氏族,有姻亲关系的通婚甚至可以不分辈分……
以上是部分原文内容。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