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闽南地区拜天公民间习俗

拜天公、闽南、台湾、习俗、天公、时间、仪式、由来

拜天公是闽南、台湾地区盛行的民间习俗之一,每年正月初九举行,当地群众视这一天为最高神天公的生日,非常重视,临近节日,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供品,在祭拜仪式中,人们焚烧一种叫“补运单”的红纸,上书一家老小的生辰八字,保佑一家平安,祈求新的一年里福运高照,家人平安,事业昌隆,这种仪式一般会进行到初九清晨五点左右,祭拜仪式过后,大家吃一顿丰富的年餐,以示团圆、吉祥,拜天公习俗寄托了当地人民的美好愿望,是闽南传统文化特色的体现。

天公简介

闽南与台湾民众奉祀“玉皇大帝”是神中的至尊,或称“玉天大帝”、“玉皇上帝”、“昊天上帝”、“天租公”、“天帝”、“玉皇”,俗称“上帝”、“天公”。“玉皇大帝”居住在天上的玉京,故名之“玉皇”,不但授命人界的天子管辖民众、还统摄天、地诸神,诸教仙佛都受其令,可谓神中之神,闽南与台湾民众尊奉的“天公”,是原始社会人们对风云莫测自然灾害的恐惧,所以对主宰万物的上苍称之为“天公”,天公被认为是天界的大罗天界的主宰,也是尊贵非凡。

拜天公的时间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是闽南地区、台湾地区省汉族民间节日,祭拜仪式从初九的凌晨开始,这一天凌晨的拜天公仪式比大年除夕迎新春、接财神更热闹,更隆重,祭拜完成后,先烧金纸,再将天公座一起烧化,之后再撤去供桌,整个过程仪式繁复且庄重。

拜天公的由来

民间俗称的“天公”即玉皇大帝,所以民间才有初九拜天公的说法,这个习俗的形成,源自于人们对风调雨顺、丰收年等美好生活场景的期盼和祝愿。

易转运算命网还了解到,“天公不作美”在古代也引申为命运的意思,这一词语常被用来形容某件事情正处在不适合出现的时机。

拜天公是闽南、台湾地区特有的民俗活动,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希望以上信息对你了解拜天公习俗有所帮助。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