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辰石来详解锆石按它的结晶程度可分为? 锆石,这种稳定性极好的宝石,其晶体结构能够轻松锁住铀原子,但对于铅原子却显得力不从心,在熔融的岩浆中形成的锆石晶体,已经设定好放射性时钟的指针,铀衰变产生的铅则提供了精确的时间。 无色、淡黄、紫红、淡红、蓝、绿、烟灰色等各种颜色的锆石在自然界中都有分布,它们具有玻璃至金刚光泽,有时甚至呈现出油脂光泽,尽管锆石具有不完全解理,但它们却是透明到半透明的,它们的硬度在7.5到8之间,相对密度则在4.4到4.8之间,由于锆石经常具有放射性,这使得它们的透明度、光泽、密度、硬度等性质都有所下降。 在x射线照射下,锆石会发出黄色光,而在阴极射线下则发出微弱的黄色光,在偏光镜下,锆石呈现出无色至淡黄色的效果,色散强,折射率大,其折射率为1.91到1.96,ne为1.957到2.04,锆石是均质体,折射率会降低至n=1.60到1.83。 锆石的熔点在2340到2550摄氏度之间,在氧化条件下,它们在1300到1500摄氏度之间稳定;而在1550到1750摄氏度之间则会分解,生成zro2和sio2,它们的线性热膨胀系数为5.0 10-6/℃(在200到1000℃之间),而且它们还具有耐热震性,稳定性良好,高温下,锆石不与cao、sio2、c、al2o3等反应,抗渣蚀能力强,不会粘附在钢水表面。 锆石按其结晶程度可分为高型、低型、中型三种,它们硬度的变化也遵循着从低型到高型的规律,低型锆石的硬度可低至6,而高型锆石的硬度则可高达7.5,密度的变化也同样遵循着从低型到高型的规律,范围在3.90到4.73之间,锆石无解理,断口呈贝壳状,常见边角有破损,有些锆石还具有猫眼或星光效应,只是比较罕见。 锆石稳定性好,其晶体结构能够轻易锁住铀原子,不过,这个特性似乎有个例外,那就是铅原子,在熔融的岩浆中形成的锆石晶体已经设定好放射性时钟的指针,而铀衰变产生的铅则提供了精确的时间,一旦形成,锆石晶体无比坚硬,因而成为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最重要的定年矿物,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锆石形成于43亿年前。 锆石的一些基本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