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七星,四季常挂在北半球苍穹之上,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星。 我国古代,很早就对北斗七星有所认识,并加以运用,那么北斗七星的形状像什么呢? 北斗七星,是我国古代对大熊星座尾部七星的称呼,古人因其形状类似殷周时盛酒的勺,而将其命名为“北斗”,这种盛酒的器皿,原本名称写作“枓”,组成部分是一个勺和一条长长的勺把,一般用木头或铜制成,而勺又称为“魁”,勺把又称为“斗柄”,北斗七星以此为名,十分形象地描绘出它悬在夜空中的模样。 北斗七星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北斗七星在不同季节同一时刻的位置变化,则是因为位在北斗七星尾部的北极星,正好在天球的正北极,由于地球自转,它看起来是不动的,而北斗七星中其余的几颗星,就围绕着北极星做顺时针运动,斗柄就像钟表的指针一样转动,每24小时转一圈。 结束语:北斗七星只有位于北半球国家的人才能观测到,在我国,北斗七星几乎是人人都知道的星辰。 你可能也喜欢: 八十八星座的由来与传说 最亮的七颗星星:北斗七星出现时间 与地球同在的太阳系八大行星比例大小 八大行星公转速度多少,比比看谁最快 >> 内只是并不影响意思,主要内容是关于北斗七星的介绍和其变化过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