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族由来和历史发展

 哈萨克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有着独特文化的跨境民族,其由来和历史发展如下:
  1. 族称由来
    • “避难者” 或 “脱离者” 说:一种普遍观点认为,“哈萨克” 这一名称始于 15 世纪。当时,锡尔河下游的部分牧民在克烈汗和加尼别克汗的率领下,迁移到巴尔喀什湖以南的楚河流域。由于他们是为反抗和摆脱阿布尔海尔汗的统治压迫而东走,故而得名 “哈萨克”,意为 “避难者” 或 “脱离者”。
    • 与古族名的联系说:有人认为 “哈萨克” 与《唐书》中的 “可萨” 及 “乌孙” 存在联系,在音译上较为相似。公元 982 年的《世界境域志》中已有 “kasak” 这一名词,与哈萨克族相似。
  2. 族源
    • 塞种人:哈萨克族的祖先可追溯到公元前七世纪至四世纪的中亚塞种人。原苏联考古学家在中亚和哈萨克斯坦的塞人陵墓中发现了大量金银器物和反映游牧生活的艺术品。古代文献如《穆天子传》《亚力山大远征记》等对塞种人在中亚的活动有所描述,且塞种部落的分布与哈萨克族居住地相似。
    • 大月氏人:月氏是中国西北地区的古老部落,乌孙是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之一,而乌孙民有大月氏种,所以哈萨克族中有大月氏人的成分。秦汉时月氏部落在敦煌和祁连一带游牧,后因受匈奴攻击等原因不断西迁。
    • 乌孙人:乌孙部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汉文史籍中就有记载,被视为哈萨克族的主体部落及其主要源流。部分伊犁地区的部落如阿尔班、苏万、札刺亦尔等都源自乌孙。在早期,乌孙部落在公元前 2 世纪到公元前 1 世纪间曾在中国西北地区建立政权,后因各种原因逐渐衰退。
    • 康居人:“康居” 在历史上是哈萨克民族主要的源流部落之一。康居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纪是一个部落名称,还代表过一个独立的国家,位于锡尔河中下游北部。康居曾与汉朝建立过盟关系,其政治体制有国王、副王以及五名小王分别治理领地。后来康居部落逐渐向锡尔河中下游迁移,并融入成为哈萨克民族的一部分。
    • 阿兰人:阿兰部落不仅是哈萨克民族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哈萨克族小玉兹的核心部落。多数研究哈萨克历史的学者认为,现代的哈萨克族阿里钦部落与古代的 “阿兰” 部族存在直接关联,阿兰部落是哈萨克族的主要祖先之一。
  3. 历史发展
    • 汗国建立前
      • 13 世纪初,成吉思汗西征,乌孙、克烈、乃蛮等部落被迫西迁。蒙古帝国的金帐汗国、察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各有部分地区成为哈萨克人的牧地。后来金帐汗国出现割据局面,在今哈萨克斯坦东部地区建立的白帐汗国于 14 世纪统一了整个金帐汗国。
    • 哈萨克汗国时期:1456 年,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率领哈萨克诸部东迁,建立了哈萨克汗国。此后,汗国的领土不断扩大,15 世纪 50 年代至 70 年代初,拥有钦察草原和中亚的论答剌、突厥斯坦、乌尔根奇等地;到 16 世纪 20 年代,领地南面包括锡尔河流域,东南部包括七河地区,东北部包括巴尔喀什湖东部和南部地区,西部包括玉邪克河流域等地。
    • 遭受外部侵扰时期
      • 17 世纪末,西部蒙古卫拉特四部之一的准噶尔部强盛起来,不断向外扩张,哈萨克各部常遭准噶尔部的侵扰,哈萨克汗国一度衰落。哈萨克族展开了反抗准噶尔封建贵族集团的艰苦斗争。
    • 与中国的联系加强时期:18 世纪中叶,清政府平定准噶尔贵族叛乱,统一了新疆。1766 年,清政府允许哈萨克牧民到伊犁等地游牧。从 18 世纪 60 年代起,哈萨克开始陆续迁到伊犁、塔城、阿勒泰三个地区游牧,此后哈萨克族与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 近现代时期:19 世纪后期,沙俄侵略导致哈萨克汗国灭亡。在俄国十月革命后,哈萨克斯坦成为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之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境内的哈萨克族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联系方式 免责声明蜀ICP备2021030633号

本站内容皆来源于民俗文化和民间传说,完全免费分享给有缘人,仅供休闲娱乐,请勿迷信,要相信,我命由我不由天。

返回顶部